Linux 下目录是/这样的 而windows是\怎么记呢?\和w是不是一样的反向?所以Linux的目录就是反的反向,好记了。 一:open函数 名称:open 目标:打开一个文件。 头文件:#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fcntl.h> 函数原形:int open(const char * pathname,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 pathname,int flags,mode_t mode); 参数: pathname 文件名 flags 打开模式 返回值:-1 遇到错误 int 打开成功,返回文件描述符。 这个系统调用在进程和文件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这个连接被称为文件描述符,它就像一条由进程通向内核的管道。 要打开一个文件,必须指定文件名和打开模式,有3种打开模式:只读,只写,可读可写,分别对应于O_RDONLY,O_WRONLY,O_RDWR,这在头文件/usr/include/fcntl.h中有定义。 打开文件是内核提供的服务,如果在打开过程中内核检测到任何错误,这个系统调用就会返回-1。错误的类型是各种各样的,如:要打开的文件不存在。即使文件存在可能因为权限不够而无法打开,在open的联机帮助中列出了各种可能的错误,大家可以看看。 UNIX允许一个文件被多个进程访问,也就是说当一个文件被一个进程打开后,这个文件还可以被其它进程打开。 如果文件被顺利打开内核会返回一个正整数的值,这个数值就叫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是是一个简单的整数,用以标明每一个被进程所打开的文件,描述符0代表标准输出,对应的宏是 STDOUT_FILENO,描述符1代表标准输入,对应的宏为STDIN_FILENO,描述符2代表标准错误输出,对应的宏为STDERR_FILENO,系统给进程分配描述符都是从3开始的,如果同时打开好几个文件,它们所对应的的文件描述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文件打开多次,对应的文件描述符也不相同。必须通过文件描述符对文件操作。下面的程序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read函数 名称:read 目标:把数据读到缓冲区。 头文件:#include < unistd.h> 函数原形: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参数: fd 文件描述符 buf 用来存放数据的目的缓冲区 count 要读取的字节数 返回值:-1 遇到错误 numread 成功关闭,返回所读取的字节数目。 read这个系统调用请求内核从fd所指定的文件中读取qty字节的数据,存放到buf所指定的内存空间中,内核如果成功地读取了数据,就返回所读取的字节数目。否则返回-1。 当文件的字节数没有你想要的那么多时,read就会判断下一个数值是不是’\0’,如果是就停止读取,然后退出。numread返回的是’\0’之前的字节数,也就是是原文件的字节数而不是你想读的字节数。 三:close函数 名称:close 目标:关闭一个文件。 头文件:#include < unistd.h> 函数原形:int close(int fd) 参数: fd 文件描述符 返回值:-1 遇到错误 int 关闭成功,返回文件描述符。 Close这个系统调用会关闭进程和文件fd之间的连接,如果关闭过程中出现错误,close返回-1,如:fd所指的文件并不存在。关闭成功则返回文件描述符。 代码: 一个基本的打开文件,读取,并关闭的例子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fd,size; char s [ ]="Linux Programmer!\n",buffer[1024]; fd=open("show_read.c",O_RDONLY); size=read(fd,buffer,sizeof(buffer)); close(fd); printf("%s",buffer); } 四:craet函数 名称:creat 目标:创建/重写一个文件 头文件:#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fcntl.h> 函数原形:int creat(const char *pathname,mode_t mode) 参数: pathname 文件名 mode 访问模式 返回值:-1 遇到错误 \fd 创建成功,返回文件描述符 Creat告诉内核创建一个名为filename的文件,如果这个文件不存在,就创建它,如果已经存在,就把它的内容清空,把文件的长度设为0。 如果内核成功地创建了文件,那么文件的许可位(permission bits)被设置为由第二个参数mode所指定的值.如: fd=creat(“addressbook”,0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