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SONY MDR-1R(耳罩式)和 铁三角ESW9(压耳式) 对于耳机,佩戴也是个问题。虽然都是头戴耳机,也分为压耳式和耳罩式。压耳式,很显然,像是AKG K450、铁三角ESW9这样的,耳罩是压在耳朵上的,如果耳垫太硬或者头梁夹的太紧,戴久了会不舒服;耳罩式,就是耳罩较大,将整个耳朵包在里面,耳垫压在耳朵外的皮肤上,如Sony 1R、拜亚动力 DT880。对于耳罩式,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由于人耳朵向外张开,从前到后张开幅度逐渐增大,而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设计,即耳罩内前小后大,正好符合人耳,能够做到接近零耳压,将佩戴舒适度做到极致。但可惜的是,这种高端舒适的耳罩设计几乎只出现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耳机中,唯一的例外是处于1500价位的Sony 1R。 ●图为 AKG K701(开放式)、SONY Z1000(封闭式)、拜亚动力 DT880pro(半开放式) 这里对小白重点解释一下头戴耳机封闭式、开放式以及半开放式的区别。 三种不同的耳机,最直观的的理解就是是否隔音。 开放式,单元外壳和耳垫都开放,不隔音,外界噪音会进入耳罩内影响听音者,耳机的声音也会向外传播。这种耳机仅仅适用于安静的环境,如个人住所。但是图书馆、办公室内使用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因为旁边的人能够清晰地听到耳机内的声音,而受影响。这类耳机声场相对较大。 封闭式,单元外壳和耳垫都封闭,能够隔绝外界噪音,也能防止耳机向外漏音,旁边的人不会听到耳机内的声音。该类耳机主要应用于需要隔音的环境,比如校园内,公交车、地铁上,当然,也可以用在图书馆。这类耳机声场相对较小。 半开放式,单元外壳封闭,耳垫开放,不能隔音,外界噪音进入耳罩,耳机声音传播到外界。但从隔音效果来说,半开放式和开放式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半开放的隔音效果趋于开放与封闭之间。这类耳机声场大小处于两者之间。 有人会问,既然开放式与半开放式都不隔音,那两者区别在于何处? 在这里我做以简单解释:耳机耳罩内空间是否封闭,对声音传播的反射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听者听到的声音有很大差别。而半开放式耳机是部分封闭、部分开放,声音的中高频是封闭式耳机状态,低频是按照开放式耳机状态,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效果最为接近人耳自然听音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三种类型耳机的声场大小只是一般规律,并不是说所有封闭耳机声场都小,所有开放式耳机声场都大,这个需要具体每个型号来具体看待。 三种类型的差别还有很多,在此不做深入解析。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深入的信息,可以到乙迷论坛中翻阅帖子查看。
然后,为什么会被问及“听哪种音乐类型居多”? 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款耳机可以胜任所有音乐类型,耳机至尊森海塞尔奥菲斯HE90也不例外。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会有不同的音乐属性,这会对耳机发声特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这就像跑车和SUV的差别,一个擅长于赛道竞速,一个着眼于越野稳定性。所以,为了应对不同的音乐,耳机发声走向会有所不同,就如我下面的示例: ●图为歌德 SR225I(适合听摇滚乐)和 森海塞尔 HD600(适合听交响乐) 例如,听摇滚乐,中低频段的要求就比较高,瞬态尤其重要。中频是很多乐器所在的频段,当然人声也在中频范围内。低频,主要是应对摇滚乐中较多的Bass和电声beats效果。如果低频量感小,会使得声音听起来不够带感,没有舞台跳动感,中频质感不足,则会导致歌手声音表现力较差。瞬态,是耳机随着音乐信息迅速变化的跟随能力,这点对于摇滚乐非常重要。如果瞬态表现差,将会明显感觉到拖泥带水,响应迟钝,一首it’s my life快要睡着的感觉。 再例如,听大编制交响乐,将对耳机的解析能力、层次感、空间感等方面要求较高。因为大编制交响乐会有很多的乐器,按照一定的层次分布于整个发生空间内,如果上述三点不够理想,器乐的声音很有可能混杂在一起,甚至不能分辨器乐类型,就像整个交响乐团挤在KTV包厢里演奏一样。这将是非常糟糕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