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和诺基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孵化器的方式去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即便它们一个叫“微软云加速器”,另一个叫“NEIC(诺基亚体验创新中心)”,而且双方也都不认为自己的模式等同于孵化器。 “加速器并不是把一个企业从零开始孵化,更多的是提供资源、催化剂、加油站和高速公路,至于怎么开车,开什么车,还是需要企业自己掌握。”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称。而NEIC总经理傅蕾坦陈,虽然这个项目的确借鉴了创新工场,但整个项目的非营利性以及对诺基亚生态圈的战略影响,还是让它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早就脱离了平台和开发者原有的“三七分成”的那种纯粹的关系。对于选出的“孵化对象”,它们给的显然更多,除了会导入很多资源之外,它们甚至会提供办公室和额外的资金,这是其他的操作系统厂商和手机厂商所无法做到的。 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微软系为何会青睐这种模式? 去年5月,微软CEO鲍尔默在中国宣布了“云加速器”即将落地中国的消息,在这个节点附近,微软还启动了西雅图的Kinect加速器,以及云加速器在以色列和印度的项目。微软的目的很明确,进入云加速器的公司会经历半年的孵化器时期。在这期间,他们将入驻位于专门的办公空间,然后基于Windows Azure(微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去研发相关的产品,微软会尽可能地给予相关的云计算资源的支持。IDG资本的加入实际上完成了一个创业孵化的闭环,但不同的是,微软没有股份,只是提供融资机会。 NEIC则更直接,它给自己定下的数字目标“3000/300/30”就是指征集3000个创意,扶持300个创意公司,然后在这其中,利用自己的各种外部资源去完成30家公司的上市。诺基亚CEO艾洛普特意把NEIC的“试验田”放在了中国,显而易见,这里有庞大的市场和开发者队伍,NEIC的成果可以很快地得到市场的验证。 微软是想通过云加速器为今年公有云在国内的落地预热,“它的核心目标是培育中国云计算的生态系统,打造基于云的技术创新氛围。”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云加速器总经理林为千直言不讳。而诺基亚则因为Lumia系列几款机型的热销,进入了一个临近质变的节点,有足够的应用就可以“咸鱼翻身”,反之,消费者对于硬件的新鲜感会逐渐减弱。 同样是后来者,两家大的目标都是建立所谓的生态系统,但谁都清楚,仅凭这个项目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双方真正需要的是一款明星产品,就像当年Facebook和Zygna那样。如果一个平台上有足够多的明星产品,那么用户便会倾向于它,开发者自然会涌进来。这是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苹果和谷歌都做到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打法,微软和诺基亚很难有机会可以快速地赶超。道理很简单,这不同于当年Windows对DOS的颠覆,那是一个平台翻转的节点。而如今,包括Windows 8在内的微软产品并没有表现出这个迹象,它的一些改良只能通过更合理的市场行为才能产生效应。 所以,从本质上讲,两个项目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其实传统企业级业务的核心营销方式就是案例营销,企业会先把自己的产品在几个项目上试运营,然后再把它包装成案例推送给潜在的客户。现在微软和诺基亚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开发者群体看上去离消费市场更近,而且这种方式也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领域。 但这实在是一个教育市场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于新兴事物。有多重维度的包装,自然会受到相关方的追捧。NEIC的诞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北京市有关部门有筹划类似项目的想法,诺基亚看到了结合点。“一个是诺基亚的诉求,一个是政府的诉求,一个是社会的诉求。三方的诉求都存在,我们把三方整合的诉求集中起来就是NEIC的概念。”傅蕾称。项目上马很快,而且前期的效果也很好,新进入的开发者肯定倾向于这种投入资源更多的平台。 但这两个项目还是和传统的孵化器不同,它资源的流向会受到平台特质的影响,毕竟理想状况下,这些孵化对象都需要在生态链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微软云加速器第二期的企业名单中,数岩科技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准确地分析地下的储层岩石,广西慧云信息是国内专业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上海鸿翼是国内领先的企业内容管理(ECM)解决方案提供商……这17家公司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而且多是企业级业务,这会极大地丰富微软在SaaS(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层的解决方案。在云加速器的影响下,它们都有可能把产品迅速地复制到更多的企业里。“第二期我们更偏重于行业的应用,我们认为更多的云计算应用会进入行业。”张亚勤称。第一期的学员主要分布在社交和移动上,而微软显然希望通过挑选维度的变化来引导行业的变化。 NEIC也同样如此,他们开设的课程几乎都围绕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请来的导师也都基本来自于游戏、新媒体这种偏消费化的领域。“这是一个基础工作,只是今天一个脉冲是不能持续的,我们需要所做的每件事都可以实现经营的可持续,这也是对我们未来的有利保障。”傅蕾经常会跟学员沟通,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这被她当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这种模式的合理性,但至少微软和诺基亚都在更激进地去“讨好”开发者,这在之前微软和诺基亚统治的那个时代从来没出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