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8之家:每个星期二晚上,这间偌大的办公室几乎都要通宵达旦——作为一家知名媒体新设的iPad应用部门,他们需要在杂志交付印刷的同时,制作成iPad电子版。 “有时我们的iPad电子杂志甚至比纸质版上摊还要早。”2月25日,这个部门的负责人面对记者时,一副兴奋的样子,“每天我都会收到iPad读者发来的email,我要花整段的时间来回复”。 苹果iPad上市并大卖以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像这样倾注的平面媒体不在少数,其中很多焦虑于转型的先行者,已早早推出了自己纸质内容的iPhone、iPad版。 然而,这样的兴奋陡然遭遇了苹果一项冷冰冰的新规定,让他们心情复杂。 按照苹果2月16日新推出的订阅功能,用户可以购买一个应用程序的固定时间长度的订阅服务,并且在苹果的应用程序商店付费。苹果将处理这项订阅服务的付款,就像所有其它的在应用程序中进行的采购一样,苹果收取30%的费用。 索尼的Reader电子书应用由于没有采用苹果“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s)模式,就已被苹果除名。美国时代公司因无法接受30%的提成,无法与苹果就相关条款达成一致,其刚刚推出全新的《Sports Illustrated》网络版因此也就没有包含iPad或iPhone应用。 在国内,苹果新规也让那些视iPad为出版未来的人,重新皱起了眉头。 苹果新规冲击波 苹果指出,它要求出版商在苹果应用程序商店内部和外部都提供相同的订阅交易。这项新服务的推出意味着出版商不再能够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提供链接,让用户在应用程序外面购买内容或者订阅服务。 一位在苹果iPad上提供付费内容下载的平面媒体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苹果订阅新规的推出,确实给这类平面媒体的电子发行带来了较大影响。 “我们很重视订阅的功能。”该人士说,订阅功能能够解决杂志和报纸按期出版的问题,给读者一个可靠的上线周期。 按照苹果此前的规定,苹果对应用内购买的杂志每期都要进行单独的审核,这曾一度让媒体出版人们感到十分沮丧。 “这个审核周期很不稳定,有时3天,有时10天。”该人士表示,苹果的审核让电子版杂志的上线周期显得很不稳定,因此许多读者向他发来邮件投诉此事。 往好的方面看,现在苹果推出订阅新功能后,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此外,苹果的订阅新规帮助媒体解决了支付方式。订阅读者将会是电子媒体主流的读者群。在此之前,媒体很难将这部分订阅的钱收上来,现在,苹果为媒体提供了一条较便利的收费渠道。 当然,这些便利的代价则是,苹果要从中分走30%的收入。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苹果为应用带来一个新订户,苹果获得30%的分成。如果发行商为应用带来一个新/老订户,那么全部收入归发行商所有,苹果分文不取。”苹果CEO乔布斯为订阅新规辩解道。在他看来,苹果的规定十分公平。 但乔布斯的这个观点,并不被他的媒体内容提供商认同。 “苹果正试图从这些依赖固定收入的公司口袋中偷走一部分钱。”订阅付费公司Zuora创始人左轩霆(Tien Tzuo)就在博客撰文炮轰苹果新政。他认为苹果的新政侵害了本来就处境不易的发行商的利益。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签署了超过10亿美元的订阅服务合同, 而如今,苹果却要从中分走一大笔钱。 时代公司前执行副总裁约翰·斯科尔斯(John Squires)撰文称,发行商的业务模式需要获取用户数据。而在苹果的世界中,苹果是唯一可以控制这些数据的一方。 《华尔街日报》则报道称,美国监管部门已经瞄准了对苹果的新订阅规定,因为这一规则引发了一些出版商的不满,对此,美国联邦反垄断监管机构可能介入调查。 此外,苹果单一的订阅模式是否能同时满足多种不同报纸的需求?实际上,对于不同的报纸和订户来说,他们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一些订户可能希望通过单期购买的方式阅读电子媒体。 同样让媒体们感到头疼的是,苹果的新规无法帮助发行商将数字内容和纸质内容捆绑销售。这也引起一些媒体的不满。一些纸媒的订户希望同时获得纸质版和电子版。 订阅费之外的商业模式 《外滩画报》新媒体业务负责人王晓光告诉记者,苹果订阅新规短期内对国内大部分媒体的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国内媒体在iPhone和iPad上的新媒体出版大部分是以免费形式进行。 然而,对于一些通过或希望通过iPad版收费的媒体来说,苹果的新规是他们需要高度关注的。 “我个人认为将来新媒体出版中的收费媒体,不会很乐观。”王晓光表示,今后电子出版的大趋势还会是免费。他举例说,目前国内App Store里的付费媒体在内容上和免费媒体区别并不大,可替代性很强,因此看不到太多的优势。 至于免费新媒体出版将来如何盈利,王晓光表示,未来可能产生大批新兴的商业模式。给王晓光带来启发的是欧洲一本叫做《Monocle》的时尚杂志,这本杂志主要在机场销售,但是它夹带销售许多商品,并获得了成功。 王晓光认为,相对于纸质杂志,电子版的杂志具有这方面的天然优势,因为电子版的杂志可以直接和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带来无限商机。 不过王晓光承认,至少在短期内这些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因此在短期内,绝大部分纸媒的新媒体出版还是需要依赖广告。 多位平面媒体负责人对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即认为:单纯依靠收费来保证这块业务盈利比较困难,因此更多的收入还是要靠广告。 但让他们困惑的是,苹果并没有公布每家媒体在App Store上的下载和订阅量数据,也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数据。 这给他们的广告业务开拓带来困难。这是因为广告客户的投放需要了解读者的详细数据,例如总下载量(发行量)、读者群体特征、收入情况、消费偏好等。但截至目前,这些数据,苹果并不会提供给媒体。 《The Daily》窗口 就在苹果推出订阅新功能并备受非议时,谷歌推出了自己针对数字内容的支付服务——One Pass。这被认为明显是冲着苹果来的,因为谷歌给媒体提供了更优惠的收入分成,媒体能够从中分到多达90%,这比苹果的70%高出不少,因此有分析指 出,会有不少媒体倒戈投入谷歌的怀抱。 事实上,谷歌Android平台面世以来,依靠开源和合作的手段,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应用内容提供商参与其中,增长势头迅猛。 不过,至少到现在,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还并不是大部分媒体的首选。接受本报采访的所有平面媒体的新媒体业务负责人都表 示,Android移动设备规格过多,屏幕尺寸差别很大,这让他们倍感头疼。他们认为,这是谷歌在将来要帮助媒体从技术上做到减少制作多版本杂志的成本。 但无一例外,这些新媒体负责人仍然保持着对电子出版的信心。他们最近讨论的另一热门话题是传媒巨头默多克和苹果联合推出全新概念的电子报纸《The Daily》。 “《The Daily》让我略显失望。”《外滩画报》的王晓光表示。每天早上起来,当王晓光打开《The Daily》的时候,这份电子报纸并没有直接下载到他的iPad上,而是需要他花5到10分钟重新下载。 “这样的小细节,会让订户感到不愉快。”王晓光评价道,100多页的内容读起来很累,而且全是短文章,也并没有发挥出《The Daily》深度上的优势。 不过,《The Daily》上一些酷炫的多媒体效果,还是让国内的同行羡慕不已。让王晓光印象深刻的是,《The Daily》报道埃及示威游行时用了一个360度全景特效,读者可以在iPad上通过拖动,看到埃及广场示威时360度全景,这种特效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 的阅读体验。 当然,《The Daily》高昂的运营成本,是国内媒体短期内还很少能够企及的。默多克为《The Daily》投入了3000万美元,一天的运营成本高达50万美元——这已几乎相当于许多国内平媒新媒体业务一年的开支了。 一位国内平面媒体负责人表示,国内新媒体出版上的人力投入和西方媒体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连线》和《时代》杂志各有一个30多人的团队在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制作,而《The Daily》更是养着上百人的专业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