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如何感知光线,运用光线到所拍摄的照片之中,对你的摄影基本功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当你理解光从哪里来和光线是如何影响照片等原理之后,学会如何利用光线有利于你的照片之后。你就会发现一张细心并带有技巧拍摄出来的漂亮照片与随意拍摄的照片存在很明显的不同。 总之,我们通过之前的介绍已经建立好了语境和知识框架。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摄影学上对光线的另一种理解 相机的传感器相当于光线的收集装置。光线是一种电磁波谱,其不同的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我们应该满怀感激,因为有一大群工程师正致力于不断改进相机的传感元件。不断的让其对光线有更细致的感知和精确的区分。就目前而言,光学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好而长足的发展。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需要做的仅仅是去理解影响光线的变量,将其对我们有利的一面用于我们的拍摄之中。 弄明白相机的传感器是如何区分光线的强弱和色彩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但是作为普通人,只需要知道对于一天之中不断变化的光线如何有效的应对来完成自己的摄影就足够了。 光线来源于太阳或者是闪光灯。为了更简单的理解,我们就说说闪光灯。从闪光灯发光组件出来的一道光线会很快的在空间中发散开来。当光线传播到一个表面是,这个表面会将它接受到的光线向其他方向传播开去。这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光的散射。 在摄影中你需要注意的就是,直接照射过来的光线是非常明亮刺眼的。但是,当其经过表面散射之后,光线就会变得柔软的多。 对比度 在英语中,对比度被定义如下: contrast the state of being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something else, typically something in juxtaposition or close association 中文定义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鲜明艳丽;而对比度小,则会让整个画面都灰蒙蒙的。(百度百科) 摄影中,对比度可被重新定义为照片中亮部和暗部的光照范围。当然,这不算是一个规范的描述。 当你在雾天拍摄时,雾气会给照片蒙上一层灰蒙蒙的阴影,亮度也会降低,你得到的将会是一张低对比度的照片。相反,如果你是在正午的阳光下拍摄,太阳带来的光线会非常充足,阴影部分当然就不复存在了,得到的是一张高对比度的照片。 就像我经常所说的那样,对比度也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参照,需要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实际拍摄的照片。一般情况下,你要尽量保证暗点接近黑色,亮点接近白色,让整个照片的色调范围更为宽广。 提高色调范围意味着在最亮点和最暗点之间增加了尽可能多的灰度。这一点很重要,较小的色调范围会让挤在之间的颜色很难区分。比如天空中的云朵,色调范围越大,层次分化越明显也更容易看清楚。 如果你想要确保在拍摄时捕捉到更多的细节,那得遵循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适当的曝光控制,尽量保证不要过度曝光。 肖像摄影 人像摄影占据了摄影类别中很大的一部分。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拍照,并同时希望将自己拍的更漂亮一些。这也给摄影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味着眼睛是面部的灵魂所在。很多时候,一张脸与另一张脸的区别就在于眼睛。在人像摄影中,光线很好的区分了面部细节,刻划出一张完美的肖像。 在正午拍摄人像是非常理想的环境,光线从上向下直接照射,眉毛的阴影落在眼睛上面,鼻子的阴影映在嘴唇上面。由于油脂的作用,光线照射在皮肤上也更加好看。 传统的肖像摄影喜好 45 度角的光线,光线主要照射在面部的一侧。在室外拍摄时,这样的时间段只存在于日出前的一小时或者是日落前的一小时。当然,室内拍摄时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条件了,有更多的选择。 这张照片中,光线主要来自于后方,发散开来形成了很好的效果。(Jasper Hauser 拍摄) 黄金时间 如果你有摄影师朋友,可能会听说过「黄金时间」这个词。黄金时间指的是一天中的两个小时,日出后的一小时及日落后的一小时。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太阳的角度关系使光线较为柔软。 |